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从广以出发的“登峰少年”(一)

发布日期:3/1/2024

在追逐学术梦想、通向知识与未来的探索之旅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子有多样化的选择路径。除了本科毕业后选择直博、或在本硕结束后选择就业,还有众多学子在海外读硕后选择继续攀登学术高峰,开启读博征程。


在无数个追梦故事中,让我们一同聆听其中三位广以校友的心路历程,见证广以为其深造之路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屏幕截图 2024-03-01 092952.jpg


唐绍凯


唐绍凯,广以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核聚变领域材料科学方向博士,目前研究的具体课题旨在为核聚变反应室的偏滤器部件开发一种性能更优的材料。


唐绍凯说,在深造之路中,广以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他对陶瓷材料有着浓厚的兴趣,广以为他提供了完备的专业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硬件资源,小班制习题课的设置,帮助他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让他的学习和科研能力迅速提升。此外,广以在课程实验报告近乎论文般的严格要求,让他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实验分析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绍凯在广以养成了不断探索的习惯,这种探索精神不仅限于专业学习,还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曾担任广以商社第一届外联部部长,获得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优胜奖、校长奖学金等奖项,在支教、亚洲科学夏令营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在校园开放日和公益音乐会中担任主持人······在参与丰富活动的过程中,唐绍凯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师、校友,他们成为他重要的人脉资源,帮助他及时获取前沿资讯。而在升学过程中,母校的声誉和教授的推荐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总之,唐绍凯的大学生涯不仅是对学术的追求,更是一段关于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旅程。


分别体验过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唐绍凯总结说,广以采用全英教学,在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具有“范围广”的特点,期间覆盖了绝大部分硕博期间所需的知识,使他对整个材料学科有了整体概览和初步理解。在随后的硕博阶段,这些知识会被回忆起,随着重新学习而加深。总之,本科学习更侧重于范围宽广,而硕博学习更侧重深度和专业性。


唐绍凯的读博决定经过深思熟虑,“希望精进自己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技能,获得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履历,并充分利用读博的阶段来体验与思考,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唐绍凯学长建议有志于学术事业的师弟师妹们要勇于探索,通过尽可能多地参加线上线下会议、讲座、网络课程等,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兴趣领域,并敢于做出不同的选择。


黄民卓


黄民卓,广以2017级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赴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利用数学模型及优化工具解决相关运筹问题,目前从事的具体研究课题是利用相关知识与工具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铺设的大规模绿氢制造工程的供应链模型。


黄民卓选择继续读博,缘起于本科阶段偶然接触到相关课题。硕博士阶段他持续深耕,希望借助新兴计算工具与算法,为未来的工程体系添砖加瓦。黄民卓说,广以的全英文授课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历。广以自由交流的氛围帮助他提升了自信、增强了与教授高效沟通的能力。


在谈到本硕博阶段的区别时,黄民卓指出,从学业方面来看,研究生阶段从大量基础必修课转为更多的自主选择课程,需要更强的学习力、规划力、执行力。从生活方面来看,从本科的无忧无虑,到硕士阶段的独自生活,再到博士阶段与伴侣共同生活,“生活”本身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需要更强大的内心和执行力,去兼顾学业、事业和生活。黄民卓回忆起在广以的时光,颇为感慨——本科阶段的科研和实践经历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的能力,例如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提升了他的项目管理、沟通交流、时间管理能力,这些能力一直在为他毕业后的持续成长赋能。


对于有志于学术的师弟师妹,黄民卓建议保持开放心态,充分挖掘广以的资源,多接触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无悔的选择。“但也无须对自己太过苛责,追求极致的完美,毕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留有一丝遗憾和进步空间的完美才是更好的、可持续的完美。”


黄民卓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尽职尽责、充满热情的工程师,在工作中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自我迭代。在心性方面,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骄不躁、脚踏实地、心胸宽广、临危不乱,成为自己心目中以及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袁春霖


袁春霖,广以2017级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获得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颁发的硕士学位后,赴瑞士攻读由巴塞尔大学和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关于加氢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的博士学位。


袁春霖表示,在大二时期,他和他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天坑专业劝退”等思潮的影响,有时候会感觉到迷茫,特别是看到泛计算机,互联网等专业毕业生的待遇时。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校内的教授们,希望看看他们作为“过来人”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和体会。于是他请到了黄恺教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理工科专业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在担任学生记者的期间,他获得了许多这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深造的种子就在他心里萌芽。而后来在钟子宜教授的课题组中,袁春霖在实验室师兄师姐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毕业设计。而他发现自己并不抗拒这种真实的科研工作,甚至能够感到乐趣,因此读博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博士阶段,袁春霖选择了由巴塞尔大学和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利用操作光谱对加氢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的博士岗位。他认为,随着催化科学的不断发展,开发成本低廉,催化性质优良的催化剂正成为当下催化学家的主要追求目标之一。为建立催化剂与反应活性的构效关联,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操作光谱因其能够在工况下提供催化剂的表征信息,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当中。因此,他希望学习并利用这种新技术来探明反应机理,为下一代催化剂设计提供参考,最终对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袁春霖分享了在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赴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更深刻理解欧洲博士教育的独特之处。硕士阶段的考试注重知识点的熟练运用,为他打下了不错的理论基础。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好地匹配了后续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他以自己在巴塞尔大学和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的面试为例,强调了申请者的能力匹配度在博士申请中的重要性。这些经历使他更适应了瑞士的学术环境,也让他对未来的研究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他还分享了申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寻找博士岗位的方法,申请时注意简历的关键性,并强调了对导师和方向的慎重选择。


回顾毕业后的这两三年,袁春霖认为,得益于广以低生师比的优势,他能够在本科阶段就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与行业内的佼佼者对话交流,不断开阔视野,获得行业前沿的咨询,辩证地看待“天坑专业”之类的热点问题。在他看来,这类“软实力”提升对他在后续职业生涯里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寻找相关信息的方法,而这种方法论正是做研究探索新世界所需要的。他笑着表示,广以的全英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对他适应海外留学生活有着巨大的帮助,但他在广以获得了认知世界的方法更是这四年最难能可贵的收获。在海外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评价体系的碰撞时,他总能会想起那些年在桑浦山下收获的智识和勇气,而这也成为他进一步深造过程中最为坚强的后盾。




在本期访谈中,我们见证了广以学子们在学术追梦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挑战和收获,以及他们继续深造的决心和勇气。在校友们的逐梦过程中,母校是你们永远的坚实后盾。


传承励新,追光而行。祝愿广以的毕业学子们在各自的学术生涯中勇攀高峰,也愿这些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学弟学妹,勇敢地追求知识,勇敢地探索未来,为自己的人生开启更加美好的征程!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