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广州日报】以“粽”传情,广以中外师生同包粽子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发布日期:5/21/2025

端午节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近日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广以”)举行。近200名中外师生及其家属齐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用一颗颗潮汕双拼粽子架起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当晚,广以南校区的食堂化身“传统文化体验手工坊”,一张张长方桌上整齐摆放着碧绿粽叶、糯米、五花肉、咸蛋黄、白果、红豆沙等包粽子原材料。潮式粿品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少君带领汕头老字号“老潮兴”食品有限公司的团队,现场为师生们讲解了包粽子的方法,并演示了粽子的制作步骤,将中国的民俗传统文化和潮汕美食介绍给参加活动的师生,带大家了解潮汕粽子文化。



据悉,潮式“双拼粽”,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双拼粽咸甜各半,咸的部分包含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满载海风鲜味的小虾仁、喷香的五香糯米,还有猪油、香菇干、鸭蛋黄的香气锦上添花,让人欲罢不能;甜的部分,主角是香软甜糯的红豆沙和甜糯米,点缀上润中带涩的白果,在唇齿间留下一抹清甜。


“两片粽叶叠起,‘背靠背’贴在一起,手握叶柄,把叶尖向上折呈V字……”活动当晚,在郑少君等专业“师傅”的手把手指导下,广以的中外师生和家属们纷纷戴上手套,化身“新手学徒”,拿粽叶、填糯米、放馅料、扎粽绳……按步骤制作起粽子,现场气氛温情满满。


“做实验可比包粽子容易多了!”广以副校长莫里斯·艾森(Morris Eisen)举着略显松垮的粽子向记者调侃道。他分享道,以色列有一种用玉米叶包裹的类似食物,但制作起来却远不及粽子的精巧造型,“中国人在食物中注入的匠心令人赞叹”,莫里斯·艾森的感慨让当晚的活动更添文化交融的深意。



近年来,广以持续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搭建文化互鉴平台,在一场场沉浸式的体验活动中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年轻化、国际化的姿态焕发新生。活动组织者表示,粽子包裹的不仅是食材,更是跨越国界的情感与理解。当蒸腾的热气氤氲食堂,中外师生共同品尝劳动成果时,文化的种子已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李敏、蔡慈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石忠情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