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校友黎颖:从化工到半导体,广以筑基,圆梦全奖博士

发布日期:7/4/2025

在科研世界里,每一次探索都是一场未知的旅程。回首本科四年,黎颖表示,广以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教学、鼓励科研的学术氛围,都是未来漫长道路上稳固的基石。从广以毕业后,她选择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系继续攻读硕士,并在硕士毕业后跨专业申请,收获了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全奖博士录取通知书,即将开启更加精彩的深造旅程。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019级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黎颖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624135455.jpg


广以四年:为我开启科研之门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给了我探索科研的机会,也让我遇到了这条路上的启蒙导师。”回望本科四年,黎颖坦言自己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初入广以也度过了一段有些艰难的不适应期。语言压力大、课程节奏快,是她最明显的感受,但这种环境反而能激发潜能。“在适度的压力下,我很快学会了主动寻求帮助,和同学一起”抱团“进步。”顺利度过不适应期后,黎颖开始了“如鱼得水”的大学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624135508.jpg


“广以的学习对我之后的深造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里的课程体系非常扎实,尤其是在工程基础、数据处理、实验设计等方面,为我未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除此之外,全英授课的模式也让黎颖从一开始就习惯于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撰写科研报告。“在新加坡深造的日子,我不需要再花时间克服语言问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中。”


在广以,黎颖还遇见了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导师。“在本科阶段,我有幸加入了何雪忠副教授的课题组。”在她眼中,何老师几乎是“全能型”的导师,既精通材料实验,也有深厚的工业背景,同时还掌握数值模拟、代码建模等技术,每一个实验设计的背后都强调逻辑和机制分析。在何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黎颖迅速建立起科研的系统思维,形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个阶段让我从一个只会‘照着做’的本科生,逐渐成长为能独立思考、进行跨领域整合的科研人员。”虽然已经本科毕业多年,谈及在课题组的点点滴滴,黎颖始终记忆犹新。


微信图片_20250624135518.jpg


“在课题组,我参与了有关湿润条件下二氧化碳分离膜领域的研究。我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制备纳米复合膜,并通过气体渗透实验测试其性能,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参与科研项目。”从文献调查到材料制备、实验操作再到数据分析,这一系列的流程让黎颖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国际期刊《Polymers》上发表学术论文。


职场探索,让我坚定读博深造


凭借着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扎实的科研能力,黎颖在后续的申请季中顺利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前往更高的学术殿堂继续深造。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接触后,她更加体会到广以教育的独特优势。“我们从本科就习惯用英文写论文、做报告,也更勇于与老师互动和提问,这些习惯帮助我在新环境中快速进入状态。”


微信图片_20250624135447.jpg

除了教学模式,广以重视科研、鼓励本科生做科研的氛围也让黎颖在新学校中也快速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本科阶段在课题组的一次次实验,让我慢慢认识到自己是愿意走科研这条路的,我选择科研并不是为了升学而是源于我内心的热爱。相比之下,我身边的有些其他高校的同龄人在硕士阶段才接触科研,硕士科研压力大,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所以他们会更偏向于为了发论文而做项目,少了主动性和兴趣作为驱动。”


微信图片_20250624135528.jpg


硕士毕业后,黎颖顺利步入职场。 “在日常工作中,我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被老板注意到,他推荐我参与完成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成果也受到了团队的认可。”老板和同事们对她能力的肯定,让她开始有了继续深造的打算,并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


经过层层筛选,她最终成功获得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全奖录取,成为为数不多的跨专业成功者之一。“这个专业一向很难申请,在广以科研团队中的积累让我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科研中,都让我展示出了一些独特的优势。“谈及成功申请的秘诀,她表示。


“我对半导体行业在能源、通信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充满期待。博士期间,我将深入钻研其在下一代芯片和器件封装中的应用,致力于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黎颖满怀信心。


对于有志于学术事业的师弟师妹

黎颖也分享了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


“科研不只是埋头做实验,更需要持续拓展视野、主动争取资源、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平台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个人能否在每一个阶段都主动出击、积累力量,并抓住跳跃的契机。“她特别提到,选对导师,往往比选对项目更重要。拥有一位真正愿意倾囊相授、注重思维方式培养的导师,是她科研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我很幸运在本科阶段就遇到了何雪忠老师。”


文: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图:黎颖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