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在广以,我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发布日期:10/10/2025

金秋送爽,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预备学期已悄然落下帷幕。这段充满挑战与探索的旅程,不仅是全英授课环境的沉浸式初体验,更是学习思维与自我管理的全面锻造。从初入大学校园的迷茫,到逐渐适应后的从容,学子们用汗水与坚持为即将到来的正式学期夯实了根基。

让我们通过新生们的文字,感受他们字里行间所记录的成长、收获与无限憧憬。


张乐彤(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

为期六周的预备学期缓缓落下了帷幕,在这个充满挑战而又收获满满的阶段,我感觉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本领,成长了许多。

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英语课堂

进入广以,是人生一页崭新的篇章。我的第一位学习上的引路人就是外教Sarah老师。犹记得与她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她问道“Who want to introduce yourself first?”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说实话,起初确实感到一丝紧张,甚至大脑突然“宕机”。然而,当我的眼光投向Sarah,看到她面带微笑地说:“Nice,Anna!”,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巨大的慰藉与安心,“我也可以做得很好”,我告诉我自己。

从那之后,我在课堂上更加敢于积极回答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是能让我内心得到放松、开放包容的英语课堂。在Sarah的课中,有很多小组的演讲与合作。我之前其实不算是一个具备出色团队精神的人,片面地认为单打独斗获得的结果更加高效,过程更加简洁。但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组任务,从对提出问题的“psychological barriers”的探寻,再到设计方案“multifunctional robot”对海洋保护的思考,我们小组不断磨合思路,精心设计PPT和海报。这个过程让我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真正懂得了团队的力量。


2.jpg

英语课小组作业海报


全英教学的感受与体悟

全英教学对我们这些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充满挑战。离开的熟知的中文环境,与各个学科老师进行全英交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重复语言的熟悉、敢用和会用。比如,第一节集合的数学课上,老师重复说的无非就是set,proposition,quantification这些词。提得多了,再加上对原有高中知识的串联,自然而然就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当你向老师提问的时候,就能以这些词为基准概念,这便是敢用和会用。慢慢地,我们的英语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也锻炼了用英文准确提问的能力。


1.jpg

我和老师合影


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

广以也为新生提供了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的校园活动。丙烯画体验、植物拓染、GT Talk、新生破冰活动等等,为平日里重复单调的课业学习增添了一抹亮色。在这里,同学们总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圈,在亲身实践中领悟团队协作的真谛,在文化熏陶中提升审美与情怀,让我们的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我相信这也是真正的寓学于乐,让我受益匪浅。


3.jpg

植物拓染活动作品


刘佳怡(化学工程专业)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全英教学,所以刚开始上课简直是一头雾水,一句话只能零星听懂几个单词,下课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补白天的课程。不过我没有放弃,即使听不懂也逼着自己努力去听,绝不完全依靠翻译软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加上学校朋辈助教(peer tutor)一对一预约制的英语训练,我现在上课基本都能听懂了。我特别喜欢化学课,Iain教授十分幽默,总是和我们分享自己与化学结缘的趣事,也会常常和我们讲历史上著名化学家的故事。学校的学术氛围非常好,我尝试过在课堂上对不懂的地方立即进行提问。教授会十分耐心地进行解答,鼓励我们跳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让我们真正学到了不少知识。


林睿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习力提升》这门课的内容非常实用且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系统介绍了不同学科的高效学习方法,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科学规划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此外,老师还分享了广以的学生出国深造的经验,以及广以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些都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令我特别受益的是关于睡眠周期的讲解——晚上1点到2点是深度睡眠阶段,强调了规律作息对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这让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作息习惯,也更懂得如何通过合理休息提升学习状态。


张亦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

全英文教学环境对于新生并不容易,陌生的词汇和各种口音都让我们难以理解,而预备学期的存在就是让新生过渡适应的。而我有这些妙招:多在英文语境下思考和表达,积极在课上大胆向教授提问。这些逐渐让我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后来的“听懂了还会做了”,我相信我已经准备好迎接正式学期的挑战了。

此外广以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帮助大家融入校园:新生工作坊、趣味运动会、新生辩论赛、校长座谈会等等。

让我印象深刻的课外活动是新生辩论赛。此前我并未亲身参与过,而这里给了我第一次参与的机会。我参与了辩题“长大是与世界斗争/妥协的过程”和“大学要优先卷学业/就业问题”,不仅了解到辩论的具体流程,还让我结交了水平相当的对手。校长座谈会上,直面以色列理工学院希文校长的机会也十足宝贵。“广以MCS专业的数学课占比高达60%+,这种培养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是我的提问,而校长和系主任给予的回答让我收获良多,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MCS专业的信心。


新生辩论赛


让我印象最深的课堂当属Technical English - Advanced A的最后一课。预备学期总计六周,我们还在担心能否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就快要结束了。在最后一课上,老师让我们分组为Goodbye Party设计互动小游戏。我们设计了Bingo、你画我猜、听歌识曲等用英文进行的游戏,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甚至老师比学生还投入。我们在合唱See You Again中圆满地结束了预备学期的英语课堂。Goodbye,Professor!


刘祥君(机械工程与机器人专业)

在全英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有较多的专业词汇,但一部分通过课堂学习和作业就能记住,不过有些词汇还需要记忆。预备学期时间比较紧迫,但作业之余仍有足够的复习时间,空闲时间也较多。数学课内容较为抽象,需要课后进行深入思考。我个人特别喜欢物理课,因为经常有小实验,而且老师也很幽默。课堂氛围开放,老师鼓励提问,我也在课堂上提出过问题,老师总是乐于回答。此外,Office hour非常方便,老师耐心解答问题。


王钥(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

作为大一新生,我对大学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且陌生。新的身份转变,伴随着紧张无措。好在GT在预备学期为我们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朋辈导师(PM)和朋辈助教(PT)的破冰活动与耐心解答、PT Program的讲座、GT Talk以及学生事务部组织的系列工作坊。这些活动帮助我们更快地适应在GT的学习生活,丰富我们在预备学期的课余生活。我将从两个方面记录我在预备学期的成长。

学习篇

大学的教育与我过去十八年来接受的教育不同,从上课方式到作业形式,从考试流程到评分标准都不尽相同。首先,在预备学期的开始,我询问了PM学姐在GT一个学期一般的安排以及关于学业的基本信息,学姐耐心解答后教会我使用Moodle网站和Outlook查收邮件。由于还未适应全英的阅读习惯,使用Moodle网站与Outlook查收邮件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有了学姐的指导,掌握这两个工具对我来说变得简单了许多。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改进。在一次Workshop里,老师鼓励我们多多试错。“大一就是试错的好时间”,她鼓励我们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包括上课听讲、记笔记、写作业的方式以及学习的地点等等。她的这番话让我开始了探索之旅。

主要说说我关于记笔记方式的探索与收获。起先,我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习惯,采用纸质笔记的方式。但是我慢慢发现,由于全英教学时我经常对板书上的某串单词不理解,不知道如何记录,查阅之后又赶不上老师的进度,还导致课后整理笔记花费的时间过长。于是我改用平板自带的笔记软件记录,摸索着形成自己的笔记体系。在来不及记录或者需要查阅的时候,用平板拍下来记录在笔记中,十分方便。

课余篇

在预备学期中,我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活动。第一个参与的是广以团委组织的“收藏一片夏叶·夏日植物拓染体验活动”。大家热情高涨,老师耐心讲解。夏日午后和同学们专注地在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是我预备学期难忘的回忆。忙碌了一个下午,我不仅收获了植物拓染的新知识新技能,认识了新朋友,还收获了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


我的作品和活动现场图片


在一个普通的中午,我路过了“蓝信封活动”的摊位前,与学长学姐交谈,了解了“蓝信封”这个充满爱心与创意的活动组织——致力于用书信让志愿者与乡村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疑惑,与他们建立心灵的联结。完成摊位活动之后,我自发地参与了蓝信封大使的两次考核,希望成为一名为乡村孩子带来关心和帮助的蓝信封大使。


8.jpg

蓝信封摊位活动


我很喜欢的一个活动是English Party。这个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与外籍教师课下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在与老师互相了解的过程中锻炼英语口语与听力。

我鼓起勇气与老师们用英语交流,询问了他们家乡的美食文化、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以及对中国美食的评价。老师们很友好地回应我,亲切地分享他们的想法,甚至怕我们听不清楚,在白板上进行了绘画注解。

我在这个活动中收获了异国文化的交流,收获了英语交流的宝贵锻炼机会,更收获了师生情谊。我感受到不同国家的人因为广以而聚在一起,在交流中获得情谊的美好氛围。


image.png

参加中秋节做月饼、桌游之夜、急救知识讲座、辩论赛等校园活动


此外,我还参加了舞蹈社的集训、健康知识竞赛、生活委员的面试、急救知识讲座、青协摆摊留言活动、学生事务部组织的工作坊、辩论赛决赛与表演赛展示、棋社桌游之夜活动、迎中秋制作月饼和灯笼活动等等。


愿新生带着预备学期的宝贵积淀

在正式学期中继续乘风破浪

在广以这片创新的沃土上

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图: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GTIIT学生媒体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