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7/14/2021
7月11日,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作为主礼嘉宾,参加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并致辞。他还与广以师生深入座谈,分享自己漫漫科研道路上的点点滴滴,鼓励同学们沉下心来,不怕“试错”,勇敢追寻心中的科研梦想。
“我自己的体会是,人才是在承担的责任中成长起来的,创新常常在最困难的时候产生。”赵忠贤院士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告诉同学们,未来的道路必然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定要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而这番话,正是赵忠贤院士至今50多年科研生涯的浓缩。

作为中国物理学界唯一一个获得过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学家,赵忠贤院士可谓是将“一辈子只专注于一件事”这句话做到了极致。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至今,他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超导研究中。

在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范围的“超导热”的背景下,赵忠贤带领中科院物理所团队日夜攻克,在实验室一住就是几个月,经费不足就购买二手设备,没有炉子就自己动手制造,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研究出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一举突破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
尽管取得一定突破,但赵忠贤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沉下心来,继续在高温超导领域里钻研。经历了20多年的沉淀,在无数次试错后,2008年,他带领团队发现了系列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并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使中国人第一次站到了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列,这也使他获得了象征中国科技终身荣誉的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就是这样一个业界顶尖的“国宝级”人物,对外界强调得最多的还是:“我只是一个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的普通人。”在广以师生座谈会上,他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风趣幽默的语言令现场氛围十分活跃。针对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结合自身经历,设身处地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鼓励同学们,要利用好广以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走进实验室,多实践,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


作为国内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斥巨资建设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打造精良的科研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学生从大二开始便可申请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在组内学习研究,为之后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正如赵忠贤院士所期望的那样:愿毕业生们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能与广以一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以下为致辞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各位领导:
下午好!
很高兴能参加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典礼。在此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同学们完成了大学学业,开始新的征程。祝贺贵校取得的丰收和继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培养出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来之不易。除同学们的努力之外,首先要感谢老师和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要感谢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
大学毕业是人生重要节点。是充满激情 、理想和开创事业的关键时刻。但不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未来必将充满机遇和挑战。我自己的体会是,人才是在承担的责任中成长起来的,创新常常在困难的时候产生。看着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百折不挠并取得成功。正如鲁迅先生说,“惟其年轻,希望正在这里!”。
在这新的起点上,我想用一位老科学家的话与同学们共勉:“我是一名选择了科研工作为职业的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是做人的根本。”我想这个社会责任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祝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