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为学子开讲

发布日期:10/20/2017

IMG_0357.jpg


10月13日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Ciechanover)为GTIIT师生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畅谈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IMG_0345.jpg


讲座一开始,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以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电影《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作为开场,抛出了人类世界的终极问题:每个人都希望长命百岁,可人类寿命的极限究竟是多少?

 

20世纪初,人类的平均寿命大概在50-55岁左右;而遥远的古罗马时期(约4000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在漫长的4000年里,人类平均寿命仅仅增长了15岁。但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由于科技和通讯的迅猛发展,人的寿命整整延长了30岁——“目前,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5岁,男性在81岁。日本人可能更高些。”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断言,下个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完全有可能再增长30岁!

 

然而,“寿命的延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疾病挑战,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症……。”事实上在目前,人们一生中80%-90%的健康花销都产生于生命阶段的最后几年。没有人希望在病痛折磨下多活30年。

 

如今,人类医学正迎来一场个性化、定制化的变革,这可能是未来人类有质量地长命百岁的新希望。

 

“我们可以通过DNA检测到疾病,进而根据不同的DNA序列,个性化治疗疾病。”阿龙·切哈诺沃教授说,“未来医疗将不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基因下药”。

 

“还有一种情况则更加勇敢,”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以安吉丽娜·朱莉为例:“她的基因测试显示,她患乳腺癌的机率非常高,因此她选择切除乳腺。”发现基因缺陷而采取预防措施,相当于提前进行个人定制化治疗。

     

但是,正如硬币都有两面,基因治疗也存在道德争议。倘若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身携带的致病基因,究竟是好是坏呢?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阿龙·切哈诺沃教授认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生的角色将有所转变,病人在治疗中会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文:校长办公室

图: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