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10/17/2023
10月14-17日,南澳科学会议第六次会议“海洋牧场与蓝碳效应”高端论坛暨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海洋产业专场对接会在汕头南澳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汕头大学副校长刘文华担任会议执行主席,包含桂建芳、陈大可、蒋兴伟、陈松林等4名院士在内的34名专家学者和14家广东海洋产业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设置主题报告18场,围绕海洋牧场与蓝碳效应相关的细分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汕头市副市长彭聪恩、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江湧出席会议并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前,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认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特点、潜力和战略意义至关重要。会上,学者们围绕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海洋卫星遥感、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创新等内容,通过多场主题报告分享各自的研究项目与成果,共同为推动蓝色粮仓建设、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言献策。
在自由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高标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挑战与路径”的主题,针对广东省海洋自然禀赋与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结合汕头“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产业新模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探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南澳科学会议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承办。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次会议,吸引200多位专家学者就基础研究、量子材料与调控、光电高效融合等主题进行研讨,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作为南澳科学会议的承办单位之一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凝才聚能的优势,与汕头市委、市政府通力合作,办好、办实南澳科学会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高地。
文/图: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