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4/24/2018

昨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指挥部总指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一行参观访问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期间,陈和生院士在GTIIT科报厅为师生们举办了一场介绍散裂中子源的讲座,并与教师代表座谈。
讲座上,陈和生院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情况和工作原理。据了解,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是位于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CSNS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选址于广东省东莞市,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目前,散裂中子源已经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并于今年3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


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科研装置,可带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国防科研和新型核能开发等学科发展。建成后,CSNS成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和正在运行的美国、日本与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加速器、靶站、谱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显著提升了中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讲座结束后,陈和生院士与GTIIT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座谈。双方都表示希望两个单位能建立起长足的合作关系,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利用CSNS开展科研项目。

昨天下午,陈和生院士还接受了两位学生代表的采访。想知道陈院士都说了什么?对学生们有什么寄望?敬请留意即将推出的专访报道~

文/图:GTIIT 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