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9/3/2024
炎炎暑假
广以实验室里热火朝天
师生步履不停,喜讯连连
近期,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王燕带领科研团队接连在材料领域顶刊《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广以本科生莫凡、广以研究生张钰洁和澳门大学博士后龚彦婷,通讯作者均为王燕副教授。
王燕团队合照(硕士生张钰洁为前排左三,本科生莫凡为后排左一)
广以本科生莫凡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一作发表高水平综述文章
6月10日,王燕团队本科生莫凡(攀登计划基金获得者)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影响因子10)发表题为“A Review of Conductive Hydrogel-Based Wearable Temperature Sensors”的综述论文。通讯作者为澳门大学钟俊文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王燕。
在该文中,该研究团队从导电水凝胶的设计策略入手,系统总结不同类别导电水凝胶基温度传感器的最新发展、必要传感性质、不同温度传感情景下的应用,以及在系统集成、自供能、长期稳定性以及商业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该文首先介绍了典型的导电水凝胶材料,如导电聚合物基、碳纳米材料基、金属基、离子基以及复合材料基类型。进一步讨论了导电水凝胶基可穿戴温度传感器所需的传感性能,如灵敏性、动态稳定性、可拉伸性以及信号传输形式。接着重点介绍了导电水凝胶基可穿戴温度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如体温检测、伤口温度检测以及疾病监测等。文章最后展望了导电水凝胶基可穿戴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相信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导电水凝胶基可穿戴温度传感器将在未来人类健康长期监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hm.202401503
广以硕士生张钰洁在领域顶刊《Advanced Materials》一作发表高水平综述文章
7月18日,王燕团队硕士研究生张钰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7.4)发表题为“Tailor-Made Gold Nano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s in Soft Bi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的综述论文。文章通讯作者为悉尼大学程文龙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王燕。
在该文中,该研究团队从金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器件组装入手,系统总结了不同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方法及性能。进一步聚焦于柔性生物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应用,深入讨论了金纳米材料在个性化医疗中的潜力,以及在材料创新、设备属性优化和系统集成方面面临的挑战。该文系统总结了包括金纳米颗粒、纳米星、纳米立方体、超细金线、三维垂直金线、模板辅助金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网格等多种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特征。围绕其在柔性生物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电生理传感器、能量储存设备、能量收集设备、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强调了微型化设备与人工智能算法集成的重要性,以实现更智能的医疗决策和人机交互。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金纳米材料有望在未来的柔性电子技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5046
广以王燕团队在领域顶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高水平综述文章
7月19日,王燕团队在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7.4)发表题为“Advances in Piezoelectret Materials-Based Bidirectional Haptic Communication Devices”的综述论文。第一作者为澳门大学博士后龚彦婷,通讯作者为澳门大学李奕雯、钟俊文以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王燕。
该文全面概述了压电电材料在双向触觉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双向触觉通信设备被认为是虚拟/增强现实以及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推动力,而压电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柔性压电材料,能够轻松地将机械力转换为电信号,并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展现出在构建双向触觉通信设备中的巨大潜力。迄今为止,关于压电电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在柔性能量采集器和传感器中的应用上,而关于基于压电电材料的双向触觉通信设备的全面综述仍然相对缺乏。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对压电电材料的构建进行了全面概述,并深入探讨了其在双向触觉通信设备中的最新进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压电电材料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这些材料的关键特性及各种制造方法。随后,文章探讨了压电电材料的双向机电信号转换机制,并提出了提高材料d33系数的策略,以增强其性能。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触觉感知和反馈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该领域近几年的代表性研究工作。最后,文章对未来基于压电电材料的双向触觉通信设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讨论了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者相信这篇综述能够为进一步加速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双向触觉通信设备的广泛应用与实践。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405308
以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等支持。
学者介绍
王燕博士于2021年11月加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国校区)化学工程系,任副教授,独立pi, 博士生导师。她于2018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于202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电子电工系完成博士后研究。王燕博士在柔性电子相关领域顶尖学术刊物,如Science、Nature Electronics、Science Advances、PNA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上发表论文50篇,其中IF大于10的27篇,H因子为29,ESI高被引论文3篇; 授权澳大利亚专利1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获得2018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奖项(每年全球500人)。相关研究成果被CNN、Science、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如Herald Sun和日本日刊工业新闻等知名媒体亮点报道。王燕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柔性材料设计和柔性可穿戴电子开发,以期实现其在个人健康医疗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文/图:王燕课题组,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