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4/25/2018

本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为师生召开讲座,深度“解读”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讲座后,广以2017级学生代表与陈和生院士“面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Q1:您在讲座上着重介绍了我国的散裂中子源工程,但它对百姓日常生活暂时没有显著影响,那么它的投资价值在哪呢?
A1:从国家科学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衡量,今天的基础科学是明天的技术。就像居里夫人一百年前研究原子核,当初她并不知道,原子研究可以应用于制造核武器、发电、治病;她当初只是想探究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后,裨益无穷。如今耗费大量资源探索科学是为人类的未来奠定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只知道刷微博聊微信而不干实际的事情,那么这个国家是不可能有未来的。

Q2:是什么促使您在科学领域上不断探索呢?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还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如今,科学家的收入可能远低于娱乐体育明星,前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A2:科学家分为两种:应用研究型的科学家更多在解决生产生活或者国家安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基础研究型科学家更多是为了求知欲。但他们都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贡献,归根到底都是人才。
娱乐、体育明星的收入比科学家高,这是个普遍现象,但关键是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和结论。成为科学家不仅要有水平,还要有属于科学家的价值观。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六十年代的人,成绩好的人学物理——因为国家需要;现在成绩好的人多数想学法律或学经贸——因为能赚钱。但从我的角度看,最主要的是能为国家的复兴做贡献,别的也就不在乎了。别人住多大的房子,赚多少钱,与我无关。对于科学家来说,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Q3:您对这所全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教学资源的大学有什么样的期望?
A3:我认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很好地引进了以色列优质的教育资源,给我的主要印象是有活力、师资力量雄厚。希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能为广东省、乃至国家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广东是产业升级转型的科创中心,广以落户广东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犹太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他们有很多优点,也特别珍视与中国的友谊。广以无疑促进了双方的教育合作,给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从而开放创新,博采众长。


Q4:想要成为一流的科学家,现阶段我们应当如何准备?
A4:以色列理工大学是一所全球闻名的高等学府,你们坐拥良好的教育资源。首先你们要适应高中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为将来奠定基础。其次,你们应充分利用这相对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拓视野,打好基础。
我希望这所学校能给国家输送更多人才,希望广以的老师能够带领同学,利用这个散裂中子源设备开展研究工作。中国一句老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开展更好的工作。在学生的阶段能接触到世界顶尖的实验设备,对你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近水楼台先得月,汕头离东莞的散裂中子源不远,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学生感想:
“我从没被谁知道,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不是我的目的。”把这句出自顾城的诗形容向陈院士那般的科学家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不图名利,不攀比,对物质生活一笑泯之,专注于为社会解决问题,为国家的昌盛努力,不蔓不枝求真求存,同时又无比关心国家下一代的人才培养。我们能有这个机会近距离接触学界泰斗,何其难得!坐拥优厚资源和无限机遇,只要我们做好每一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文:GTIIT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唐绍凯、化学工艺与工程 王鑫垚
图/翻译/编辑: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