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阿秒闪光”照亮量子世界,广以教授研究登顶《自然·通讯》

发布日期:3/7/2025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Marcelo F. Ciappina博士在超快光学领域与国际科研团队合作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该团队研发的阿秒级激光测量技术在近日发表于国际顶刊《自然·通讯》。


808b6cac957b1f601ecabd37d7a62cf.jpg


何为 “阿秒光脉冲” :捕捉量子世界的快门

在微观的原子世界,电子之间及其与周围其他粒子之间时刻发生着相互作用,它们在阿秒级时间尺度(1阿秒=10?¹?秒,当前人类能测量的最短时间单位)上发生碰撞和能量变化。为捕捉这些超快过程,科学家需要使用“阿秒光脉冲”技术——这就像用超高速相机拍摄F1赛车,本质上是为观测微观世界配备一台超高速“闪光灯”。


a138788aca0b51c5326e899fc8d42ed.jpg


在题为《Attosecond metrology of vacuum-ultraviolet high-order harmonics generated in semiconductors via laser-dressed photoionization of alkali metals》的论文中,Ciappina教授和团队介绍了阿秒光脉冲测量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强中红外激光照射半导体材料,在真空紫外(Vacuum-Ultraviolet, VUV)范围产生阿秒脉冲。相较于依赖极紫外(extreme-ultraviolet,XUV)脉冲的传统方法,这项新技术不会引起原子电离,并能在电子保持束缚态的情况下探测它们的超快动力学过程。


26691fc6207cf2351b36865d559c636.jpg


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家可以利用这款微观世界的“超高速闪光灯”给电子“拍照”,从而更加精确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许多超快动力学过程。例如,它可以揭示光如何触发分子内的化学反应,或电子在材料中的运动轨迹,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推动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通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有望实现更高效的量子态操控和量子通信技术。


论文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759-0


《自然·通讯》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该期刊收录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各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学者介绍


dfb2049e-38f6-4018-ae0e-3442da9dd6d9.jpg

Marcelo Ciappina教授于2020年加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物理系,于2025年1月晋升为终身教授。他曾在多所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任职,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捷克共和国的极端光基础设施光束项目(ELI-Beamlines)、高性能计算研究所(IHPC)(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美国奥本大学等。

Marcelo Ciappina博士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的专家,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及光与原子、分子和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计算研究。他在《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X》《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累计发表及合著论文超过200篇,2024年引用次数超过600次。


文/图:Marcelo Ciappina教授、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