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学生 教职 员工 访客 活动 ENGLISH

从“敢提问”到“会学习”,广以预备学期打造学业起跑线

发布日期:9/15/2025

金秋未至,求学之旅已扬帆。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与理工世界的对话,正从预备学期娓娓道来。


为帮助新生适应全英文教学科研环境,巩固数理化知识基础,广以为高考入学的新同学们筹备为期近两个月的全英预备学期,囊括学习方法、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门课程。课程通过专业英文术语、英语语言能力等强化训练,以及数理化知识的复习巩固,帮助新生们尽快适应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及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教室外就已站满了学生,他们或交流题目解法,或讨论小组任务分工。下课铃声响起后,仍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围着老师继续请教问题,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鼓励提问,让思考发生

从预备学期开始,广以教师们“各出奇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英语项目组发起倡议,邀请同学们以书面形式提出“如何让课堂提问更轻松”的建议,反响热烈。教学楼大厅变身“建议展览馆”,贴满了同学们写的建议条:“老师可以幽默一些”“留出更多小组讨论的时间”“在教室放置提问箱”······温暖又充满创意的想法,让“教学相长”具象化了。这些建议不仅被老师们认真对待、逐步采纳,也锻炼了学生用英语清晰表达的能力。



此外,学校推出“语言切换计划”,鼓励学生将电子设备设置为英文模式,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



英语组还与数学系合作开设“数学英语工作坊”,通过短期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术语和解题逻辑,增强课堂信心,为即将到来的正式学习做足准备。“在学期第三周,我们还额外开展四小时的工作坊,既巩固初期内容,又延伸至几何、基础运算等领域,确保英语教学有效支撑其他院系的专业知识传授,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用英语进行理工科思维和实践的能力。”广以英语项目负责人Miki欣喜地表示,新生们正展现出更强的求知欲与参与度,积极融入广以独具特色的“问题驱动”教学方式和英文授课环境。



课堂原来可以这么“玩”!

英语课上,游戏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例如将语言学习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实验并用英语交流,让每个人敢开口、愿意说,让知识在趣味中自然吸收。



 “离开熟悉的中文环境,与各个学科老师用英语进行交流,对我来说充满挑战。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重复语言的熟悉、敢用和会用。”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新生张乐彤逐渐体会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乐趣,在一次次主动表达中提升英语能力。



化学课聚焦高中与大学化学的衔接,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同伴教学、模拟软件辅助理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直觉”而非机械记忆。化学工程专业新生刘佳怡说自己特别喜欢化学课,“老师十分幽默,经常和我们分享自己与化学结缘的趣事,还会跟我们讲历史上著名化学家的故事。”



物理课上生动的演示实验吸引同学们专注参与,帮助大家在实践中理解抽象概念。“我特别喜欢物理课,因为经常有小实验,老师也很幽默!”机械工程与机器人专业新生刘祥君十分享受开放包容、鼓励提问的课堂氛围,“我在课堂上提出过问题,老师总是乐于回答。Office hour也非常方便,老师解答问题非常耐心。”



学会学习,高效启航

面对高强度的理工科学习,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构建知识体系?《学习力提升》基于最新的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围绕学习心态、目标设立、时间管理等内容,指导学生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这一循环中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课程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避免学生走进低效学习的方法误区,帮助学生掌握理工专业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灵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门课非常实用且令人印象深刻,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令我特别受益的是关于睡眠周期的讲解,让我意识到规律作息对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林睿东说。



在广以校园,一场关于知识与未来的全新探索已然开启。从高效学习方法到数理化基础,再到英语实际运用,预备学期不仅是知识的“加油站”,更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训练营”。期待新生们在小组协作中彼此熟悉,在课堂互动中突破自我,在全英环境中建立自信,收获一段充实快乐的成长之旅!


文/图:GTIIT传媒与公共事务部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本科招生: 86-0754-88077088、8807706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1号

邮编 :515063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036470号

Design by SHANGCE